寶寶開始理解「物體恆存」的概念與分離焦慮之間有密切的關聯。
物體恆存是指寶寶開始明白即使物體或人不在眼前,它們仍然存在的認知能力。這個能力通常在寶寶約4到7個月大時開始發展,並在6到7個月大時較為明顯。當寶寶尚未具備物體恆存的概念時,如果玩具或照顧者離開視線,他們可能會很快忘記或不在意;但當物體恆存發展起來後,寶寶會知道這些物體或人仍存在,並會積極尋找或表達不滿。
分離焦慮則是寶寶因為理解照顧者雖然不在眼前但仍存在,卻無法理解照顧者何時會回來,導致焦慮和不安的情緒反應。這種焦慮通常在寶寶開始發展物體恆存的同時出現,約在6到8個月大左右。寶寶會表現出哭泣、黏著照顧者、害怕陌生人等行為,這是因為他們已經知道照顧者存在,但無法預測何時會回來。
簡言之,物體恆存的發展使寶寶開始意識到照顧者的存在,但因缺乏時間概念,導致分離焦慮的產生。這是寶寶認知成長中的正常階段,隨著年齡增長和安全感建立,分離焦慮會逐漸減輕。
父母可以透過遊戲(如躲貓貓)和持續的安撫來幫助寶寶建立物體恆存的概念,並緩解分離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