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月大嬰兒的分離焦慮發展階段與表現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發展階段

  • 5-6個月大時期:嬰兒開始能辨認主要照顧者,對陌生人表現出不安,並認定一個特定的照顧者。這是分離焦慮的初期階段,嬰兒開始依賴主要照顧者的存在。
  • 嬰兒尚未完全發展出「物體恆存」的概念(即理解即使看不到人,對方仍然存在),這種認知的缺乏使他們在照顧者離開視線時感到不安。

常見表現

  • 黏人行為:嬰兒會緊緊依附照顧者,不願離開父母視線範圍,表現出強烈的依戀與渴望安全感。
  • 哭鬧反應:當照顧者離開時,嬰兒可能會哭鬧、大叫,甚至出現身體不適(如頭痛、肚子痛等),這是因為害怕失去陪伴而產生的情緒反應。
  • 過度依賴:嬰兒可能會緊抓照顧者不放,無論是身體上的攀附還是情感上的依賴,表現出極度渴望安全感的行為。
  • 睡眠困難:分離焦慮可能導致嬰兒入睡困難,夜間頻繁醒來並哭泣,拒絕單獨睡覺,需要父母陪伴才能平靜入眠。
  • 食慾減退與情緒波動:部分嬰兒可能因情緒緊張而食慾下降,情緒易怒或煩躁,對平時能接受的事物突然變得抗拒。

分離焦慮的發展階段模型

分離焦慮通常經歷三個階段:

  1. 抗拒階段(Protest Stage):嬰兒強烈抗拒照顧者離開,表現出哭鬧和不安。
  2. 失落階段(Despair Stage):嬰兒情緒低落,表現出沮喪和無助。
  3. 接受階段(Detachment Stage):嬰兒逐漸接受分離,但此階段較晚出現,5個月嬰兒多處於抗拒階段。

總結來說,5個月大的嬰兒正處於分離焦慮的初期階段,主要表現為對主要照顧者的強烈依戀與分離時的哭鬧不安,這是嬰兒認知與情感發展的正常現象,透過穩定的照顧與情感互動可逐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