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與職場工作常見的迷思與事實澄清如下:
常見迷思與澄清
迷思 | 事實澄清 |
---|---|
1. 鬆軟的乳房代表沒有奶水。 | 乳房鬆軟不代表沒有奶水,母乳量與乳房外觀無直接關係。 |
2. 喝母乳的寶寶便便稀稀水水,是媽媽亂吃東西。 | 寶寶便便稀稀水水是母乳餵養常見現象,不一定與媽媽飲食有關。 |
3. 母乳六個月後會越來越沒營養。 | 母乳營養成分會隨寶寶成長調整,仍具重要營養價值。 |
4. 增加奶水只靠飲食偏方多吃發奶食物。 | 增加奶水需靠正確哺乳技巧與頻率,飲食只是輔助。 |
5. 餵哺母乳會阻礙媽媽的工作和職業發展。 | 許多媽媽透過泵乳器等輔助工具,能兼顧母乳餵養與職場工作。 |
6. 哺乳媽媽有很多飲食禁忌。 | 哺乳媽媽只需均衡飲食,避免酒精和過量咖啡因即可。 |
7. 餵哺母乳會影響媽媽的社交生活。 | 雖需花時間,但可利用泵乳器等工具,仍能參與社交活動。 |
職場支持與法律保障
- 台灣勞動基準法規定,子女未滿一歲的母親,雇主應每日給予兩次哺乳時間,每次30分鐘,且視為工作時間。
- 性別工作平等法則規定,子女未滿兩歲的母親,每日可獲得兩次哺集母乳時間,每次30分鐘,等同工時減少一小時。
- 許多職場設置哺乳室,提供友善哺乳環境,並鼓勵醫療機構取得母嬰親善認證,協助解決哺乳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 建議產後2-4週開始儲存母乳,回職場初期可縮短工作時間,並利用社區及職場資源增加哺乳信心。
總結
母乳餵養與職場工作並非不可兼顧,透過法律保障、職場支持、哺乳輔具(如泵乳器)及家人支持,媽媽們能有效克服哺乳挑戰,持續提供寶寶最自然的營養,同時維持職場表現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