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學校手機管理政策的看法呈現多元且複雜的態度,主要可歸納如下:

  • 多數家長反對學校全面禁止學生使用手機,他們希望學生能在午餐、運動、下課等非上課時間使用手機,以便確認是否有緊急狀況或需要家長協助,認為手機是家長購買的財產,學校無權完全沒收。

  • 同時,部分家長認為學生生活已離不開手機,家長本身也應承擔起手機使用的教養責任,而非完全依賴學校管理。

  • 有家長支持學校實施合理的手機管理措施,例如嘉義高中推行的「手機袋」制度,讓學生上課時將手機收好,下課時才能使用,並配合違規通知家長,這種方式獲得部分家長和師生的肯定。

  • 也有家長擔心學校手機禁令過嚴,學生在校禁用手機後,回家可能會出現報復性過度使用,反而難以有效管控。

  • 家長普遍認為手機管理不應該完全由學校或教師負責,家長自身的管控與教育同樣重要,且希望學校能加強數位公民教育,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手機使用習慣。

  • 在台灣,教育部推動的手機管理政策傾向於「合理管制」,例如禁止上課中使用手機並由學校統一保管,但具體如何執行仍在討論中,家長對此也有不同看法,期待找到平衡點。

綜合來看,家長普遍希望手機管理政策能兼顧學生安全、緊急聯絡需求與學習專注,並強調家校合作與數位素養教育的重要性,而非單方面的嚴格禁用或完全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