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校園手機使用規範與管理措施,依據教育部於2025年5月公告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管理原則」草案,主要分為國中小與高中兩種管理模式,具體內容如下:

  • 國中小學生

    • 採取「集中保管」方式,手機由學校或各班統一保管。
    • 學生在校期間,除緊急聯絡及學習需求外,手機須保持關機狀態。
    • 不需召開親師生三方會議,管理規範由校務會議通過並公告實施。
    • 各校須統一管理模式,不得因年級或班級有所差異。
    • 同時強調加強學生數位素養教育。
  • 高中職學生

    • 管理較具彈性,手機可在下課與休息時間依校方規定彈性使用。
    • 進入校園後原則上行動載具仍須「集中管理」,具體方式由各校自主決定,可能設置教室專屬存放區或統一「養機場」。
    • 制訂管理條例時,必須召開教師、家長、學生三方代表會議,且學生代表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共同討論管理機制。
    • 管理規範經校務會議通過並公告實施。

此外,草案明確禁止學生在上課期間使用手機,以避免影響學習專注力。整體管理措施強調明確化、彈性化及階段化,並配合數位素養提升,目的是減少青少年手機成癮問題,保障校園學習環境。

這些規範將於114學年(2025學年度)起正式實施,並由各校依據教育部原則訂定具體管理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