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引產在醫學上的定義與適用時機有明顯區別:

項目 催生(Augmentation of Labor) 引產(Induction of Labor)
定義 產婦已進入產程,子宮開始收縮且子宮頸有變化,但宮縮不足或不夠有效,需用藥物或方法增強宮縮,促使分娩加速。 產婦尚未進入產程(無宮縮、無子宮頸變化),醫師用藥物或人工方法誘發宮縮,啟動產程。
適用時機 已有產兆但宮縮弱或產程停滯時使用。 尚未有產兆,需人工誘發分娩時使用。
目標 強化宮縮,促進自然分娩進展。 引發產兆,使產婦進入產程。
方法 藥物(如催產素)、人工破水等。 藥物(前列腺素、催產素)、人工破水等。
結果 陰道自然分娩。 陰道自然分娩。

詳細解析

  • 催生是指孕婦已經開始自然產程,子宮頸已有軟化或擴張,但宮縮不夠強烈或頻率不足,醫師會用藥物(如催產素)或人工破水等方式來加強宮縮,促使產程順利進行。

  • 引產則是在孕婦尚未有任何產兆,子宮尚未開始收縮或子宮頸未變化時,醫師主動用藥物或人工方法誘發產程開始,常見於過期妊娠、胎兒異常或其他醫療指征需要提前分娩的情況。

常見誤解

一般民眾常將催生與引產混淆,但醫學上兩者的區別在於是否已進入產程。催生是「加強已開始的產程」,引產是「啟動尚未開始的產程」。


總結:

  • 催生:產程已開始但宮縮不足,需促進宮縮加速分娩。
  • 引產:產程尚未開始,需人工誘發產程開始。

這兩者都是為了促進胎兒安全出生,但適用時機與操作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