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與自然產的差異及優缺點如下:

項目 催生 自然產
定義 已足月但產程進展緩慢,使用藥物促進子宮收縮,加速產程。 產婦自然出現陣痛、子宮頸擴張,胎兒經產道自然分娩。
適用時機 通常在孕婦已足月(約39週)但尚未自然產兆出現,或產程停滯時使用。 自然發生,無需醫療介入。
產程時間 平均待產時間較長(約20小時),因需等待藥物發揮效果。 初產約20小時,經產約14小時,產程時間較自然。
疼痛感受 疼痛較劇烈,因子宮頸擴張較快,缺少慢慢適應過程,建議可搭配減痛分娩。 陣痛由弱到強,疼痛感較漸進,較易適應。
剖腹產率 研究顯示催生組剖腹產率較低(18.6% vs 22.2%),有助降低剖腹產風險。 剖腹產率較高,尤其若產程停滯或胎兒狀況不佳時。
新生兒風險 新生兒死亡及嚴重併發症比例較低(4.3% vs 5.4%),較安全。 風險相對較高,尤其超過預產期未生產者。
住院時間 住院時間較長,因需等待催生藥物作用。 住院時間依產程進展而定,通常較短。
產後復原 與自然產相似,因仍為陰道分娩。 產後復原期短,胎兒經產道擠壓有助降低呼吸窘迫機率。

總結:

催生是醫療介入幫助產程進展的方式,適合足月但產程停滯或超過預產期的孕婦。它能降低剖腹產率和新生兒併發症,但疼痛感較強且住院時間較長。自然產則是產程自然開始,疼痛較漸進,產後復原較快,是多數醫師優先建議的生產方式。選擇催生與否需視孕婦子宮頸狀況及醫師評估而定,疼痛耐受度較低者可考慮搭配減痛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