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藥物主要分為以下幾種,且各自的作用時間與機制有所不同:
藥物種類 | 作用機制 | 主要用途 | 作用時間與效果 | 可能副作用 |
---|---|---|---|---|
催產素 (Oxytocin) | 刺激子宮平滑肌,促使子宮規律收縮 | 催生、治療子宮無力及產後出血預防與治療 | 作用迅速,通常注射後幾分鐘內開始產生效果,需醫師監控用量與反應 | 血壓上升、心律不整、噁心嘔吐、腹瀉、頭痛、腹痛 |
前列腺素E2 (Dinoprostone) | 促進子宮頸軟化,促進子宮收縮 | 促進子宮頸成熟,配合催產素使用可縮短催生時間 | 局部用藥,作用時間較催產素慢,通常需數小時至1天左右發揮效果 | 可能引起子宮過度收縮、腹痛等反應 |
前列腺素E1 (Misoprostol) | 促進子宮頸成熟及子宮收縮 | 用於催生及引產 | 口服或陰道給藥,作用時間約數小時,效果持續時間較長 | 可能引起子宮過度收縮、發燒、腹瀉等 |
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 (如 Ritodrine) | 促進子宮肌肉收縮,作用於β-腎上腺素受體 | 過去用於調節子宮收縮,但目前多用於抑制早產 | 作用時間依給藥方式不同,注射後較快起效 | 可能有心血管副作用,注射部位紅腫過敏等 |
Nifedipine (鈣離子阻斷劑) | 抑制子宮肌肉收縮,常用於安胎 | 用於抑制早產 | 口服後作用時間約數小時,治療時程不超過48小時 | 與其他藥物合用可能導致呼吸抑制 |
催生藥物的作用時間因個人體質、藥物種類及使用方式不同而異,但一般從開始使用催生藥物到真正生產,平均約需1至2天左右。催生過程中需密切監測母體及胎兒狀況,並由醫師評估決定使用藥物的種類與劑量。
總結來說,催生藥物主要透過促進子宮頸成熟及子宮收縮來加速產程,常用的藥物包括催產素、前列腺素E1與E2等,作用時間從數小時到一天不等,且使用時需注意副作用並在醫療監控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