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結塊與奶粉變質的區別主要在於結塊的成因、外觀特徵及是否影響奶粉品質:
項目 | 假性結塊 | 奶粉變質 |
---|---|---|
成因 | 奶粉中的乳糖和其他成分吸濕,與空氣中水分結合形成小塊狀物質,或乳糖結晶導致粒子萎縮聚集。 | 高溫、濕氣導致乳糖與蛋白質發生梅納反應,或乳脂肪液化,造成結塊且品質變差。 |
外觀 | 結塊輕微且可透過搖晃、拍打、撥開或攪拌輕易散開。 | 結塊堅硬且呈現棕色或異常顏色,結塊不易散開。 |
氣味與顏色 | 無異味,顏色正常。 | 可能有異味,顏色變深或變色。 |
品質影響 | 不影響營養成分與品質,仍可安心食用。 | 可能營養成分受損,建議不食用。 |
保存建議 | 避免高溫與潮濕,保持乾燥環境。 | 開罐後避免高溫存放,若有變色異味應丟棄。 |
判斷方法:
- 假性結塊可用搖晃或輕拍使粉末重新散開,且奶粉無異味、無變色,表示奶粉品質正常。
- 若結塊堅硬且伴隨異味、顏色變化,可能是奶粉變質,尤其是出現棕色結塊,可能是梅納反應造成,不建議食用。
處理方式:
- 假性結塊可用攪拌器或輕拍打散,無需擔心。
- 變質奶粉應避免食用並丟棄。
總結來說,假性結塊是奶粉因吸濕或乳糖結晶形成的正常現象,不影響品質;而奶粉變質則伴隨異味、變色及結塊堅硬,可能危害健康,需特別注意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