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奶變質的風險主要來自於製造過程並非完全無菌、開封後受環境影響,以及台灣潮濕溫暖的氣候容易促進病菌生長,如沙門氏菌、阪崎腸桿菌等。此外,奶粉受潮、接觸光照也會導致脂肪氧化,產生油耗味和變色,表示奶粉已變質或受到汙染,這種奶粉絕對不能使用。

配方奶變質的主要風險包括:

  • 病菌污染:開封後若未妥善保存,容易滋生細菌。
  • 受潮結塊:潮濕環境使奶粉結塊,影響品質。
  • 脂肪氧化:長時間接觸光照導致脂肪氧化,營養成分不穩定。
  • 泡好的奶液放置過久:室溫下超過2小時,或冷藏超過24小時,容易變質。

預防配方奶變質的方法:

  • 沖泡時使用70℃以上熱水,可有效殺死病菌,沖泡後再降溫至約38℃給寶寶飲用。
  • 泡好的奶液應在2小時內飲用完畢,室溫下超過2小時必須丟棄;若冷藏於5℃以下,則可保存24小時。
  • 奶粉開封後建議一個月內使用完畢,並存放於通風陰涼處,避免受潮和氧化。
  • 選購時注意奶粉有效期限及包裝完整性,避免購買包裝凹陷或異常的產品。
  • 避免奶粉長時間接觸光線,可將大罐奶粉分裝至有遮光效果的密封容器中,如鐵罐、玻璃罐或鋁箔袋。
  • 沖泡後盡快蓋上蓋子,避免氧化加速質變

透過上述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配方奶變質的風險,保障寶寶飲用的安全與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