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儲存不當導致結塊的主要原因是奶粉吸濕受潮。具體來說,奶粉中的乳糖和其他成分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當濕氣進入奶粉罐後,粉末會因水分結合而形成結塊,這種結塊通常是硬塊狀,且不易用勺子撥散,屬於真性結塊。

造成奶粉吸濕結塊的常見錯誤包括:

  • 使用未乾燥的湯匙取粉,或手部潮濕導致水氣帶入奶粉罐內。
  • 奶粉罐開封後未密封好,讓空氣中的濕氣進入。
  • 將奶粉存放在潮濕、高溫或陽光直射的環境,如廚房、浴室等。
  • 反覆開罐,增加奶粉與空氣接觸的機會。

此外,奶粉在運輸或儲存過程中因震動產生靜電,會使粉末聚集形成假性結塊,這種結塊較鬆散,可用勺子輕輕撥散,且不影響奶粉品質。但真性結塊則是因受潮造成,可能影響奶粉品質,建議避免食用。

為避免奶粉結塊,建議:

  • 將奶粉存放在乾燥、陰涼、避光的地方。
  • 使用乾燥的工具取粉,避免手部潮濕。
  • 每次使用後立即密封罐蓋,減少空氣和濕氣進入。
  • 可考慮放置吸濕劑保持乾燥。

總結來說,奶粉結塊主要是因為濕氣進入奶粉罐,導致粉末吸濕結塊,正確的儲存和使用習慣是避免結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