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沖泡時結塊的常見錯誤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水溫不適當:水溫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奶粉結塊。過熱的水會破壞奶粉的結構,使成分凝結;水溫過低則無法充分溶解奶粉,造成結塊。建議使用約70度左右的溫開水,或依奶粉包裝上的建議水溫來沖泡。
-
沖泡順序錯誤:應先倒入水再加入奶粉,避免直接將奶粉倒入空瓶中再加水,這樣容易結塊。
-
攪拌方式不當:用力搖晃或快速攪拌會產生許多氣泡,反而容易讓奶粉結塊卡在奶嘴孔。建議用輕柔的繞圈方式攪拌,或用湯匙輕輕攪拌使奶粉均勻溶解。
-
奶粉本身的問題:部分奶粉因為成分不同,溶解度也不同,有些品牌的奶粉較難溶解,容易結塊。
-
奶粉保存與運送過程中的結塊:奶粉在運送過程中因靜電或顆粒摩擦可能會凝聚成團塊,這並非變質,只要用湯匙輕撥或搖晃奶粉罐即可恢復成粉狀。
綜合以上,避免奶粉結塊的正確做法是:
-
使用適當溫度(約70度)的水沖泡。
-
先倒水後加奶粉。
-
輕柔攪拌,避免用力搖晃。
-
使用奶粉罐附帶的專用奶粉匙,並確保奶粉匙平整取粉。
-
若奶粉罐內有結塊,輕撥即可,不必擔心變質。
這些方法能有效減少奶粉結塊的問題,讓寶寶喝得更順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