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皮膚變黃(黃疸)常見原因包括生理性黃疸與肝膽疾病引起的病理性黃疸,兩者鑑別重點如下:
項目 | 生理性黃疸 | 肝膽疾病相關黃疸 |
---|---|---|
發生時間 | 出生後2~3天開始,4~5天達高峰,1~2週內自然消退 | 出生後2週仍持續黃疸,或黃疸加重 |
黃疸範圍 | 皮膚及眼白變黃 | 皮膚及眼白變黃,且可能伴隨其他症狀 |
主要原因 | 新生兒紅血球破壞增加,肝臟代謝膽紅素功能尚未成熟 | 膽汁滯流(如膽道閉鎖、膽道囊腫)、肝炎、代謝性肝病等 |
大便顏色 | 正常黃褐色 | 灰白或淡黃色大便 |
其他症狀 | 無明顯不適,精神、食慾正常 | 肝脾腫大、腹脹、搔癢、體表靜脈明顯、消化道出血等 |
治療 | 多餵奶、多排便,必要時照光治療 | 需進一步檢查診斷,針對病因治療 |
生理性黃疸是因為新生兒紅血球壽命較短,產生較多脂溶性間接膽紅素,且肝臟代謝功能尚未成熟,導致膽紅素暫時累積,通常無害且會自然消退。
肝膽疾病引起的黃疸(如膽汁滯流性黃疸)則可能持續超過兩週,且伴隨灰白便、肝脾腫大、食慾不振等症狀,需及早診斷與治療。
因此,若寶寶黃疸持續時間過長、伴隨異常大便顏色或其他肝膽疾病症狀,應儘速就醫進行詳細檢查,以排除肝膽疾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