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觀察寶寶黃疸程度,可以依照以下方法進行:

  • 選擇光線充足的環境:將寶寶放在自然光或白色日光燈下,避免使用黃色燈光或穿著黃色衣服,這樣有助於正確判斷皮膚顏色變化。

  • 觀察黃疸部位:依序檢查寶寶的眼白(鞏膜)、臉部、軀幹、四肢及指甲床。黃疸通常先從臉部開始,若延伸到軀幹或四肢,表示黃疸程度較嚴重。

  • 按壓皮膚測試:用指腹輕壓寶寶皮膚1~2秒後放開,觀察皮膚印子是否呈現偏黃。若按壓後皮膚印子仍偏黃,可能有黃疸。

  • 黃疸程度判斷參考

    • 臉部發黃:黃疸指數約5 mg/dL左右。
    • 軀幹發黃:黃疸指數約10 mg/dL左右。
    • 四肢發黃:黃疸指數約15 mg/dL,可能屬於病理性黃疸,需就醫。
  • 注意異常症狀:若寶寶出現嗜睡、食慾下降、吸吮力減弱、嘔吐、哭聲尖銳、四肢僵硬、抽筋、大便灰白色或腹部腫塊等,應立即就醫。

  • 定期追蹤:足月兒通常在出生後48小時會測量黃疸指數,若出院時指數超過12 mg/dL,需在家密切觀察並於3天內回診追蹤。

簡單來說,居家觀察寶寶黃疸主要靠良好光線下的視覺判斷和按壓皮膚測試,並留意黃疸範圍擴大及異常症狀,必要時及早就醫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