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骨裂(骨折)的家庭照護重點包括正確急救、日常照護與醫療追蹤。急救時應讓孩子安靜躺下或坐下,使用毛巾或厚衣物固定受傷部位,冰敷15~20分鐘以減輕腫脹與疼痛,避免自行移動骨折部位,並盡速送醫。
家庭照護方面,需避免石膏或固定物碰水,洗澡時用塑膠袋包覆;補充鈣、維生素D及蛋白質,促進骨骼修復;給予孩子安全的生活環境,避免再次跌倒或撞擊;觀察是否有神經壓迫症狀(如麻木、無法活動);並配合醫師指示進行復健,幫助肌肉與關節恢復活動度。
醫療追蹤上,兒童骨折多數可用石膏固定,約3至6週癒合,但若骨折靠近生長板或關節,可能需要手術復位與鋼釘固定,且術後需定期X光檢查骨頭癒合情況,並依醫囑進行階段性復健。復健過程中,從被動活動逐步過渡到主動活動,避免過度用力,並可適當熱敷促進血液循環。
此外,術後初期居家照護重點包括疼痛管理、減輕水腫,以及透過遊戲化活動安全恢復神經肌肉控制,家長的耐心與鼓勵對孩子康復非常重要。
所以,兒童骨裂的家庭照護與醫療追蹤需結合正確急救、營養補充、安全環境、觀察症狀、配合醫療復健及定期回診,確保骨骼順利癒合並恢復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