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中期與後期按摩的建議與差異主要在按摩的重點、手法強度、姿勢及注意事項上。

  • 懷孕中期(約4~6個月)

    • 胎兒較穩定,胎盤已形成,適合進行輕柔、放鬆的按摩。
    • 主要目標是舒緩疲勞、減輕腰酸背痛、消除水腫,促進淋巴與血液循環,改善情緒。
    • 按摩手法以輕柔為主,避免壓迫腹部,孕婦不可俯臥,建議側躺或坐姿。
    • 可針對腰背、腿部及四肢進行按摩,幫助紓解肌肉張力與疲勞感。
    • 按摩時間可較長,但仍需注意孕婦舒適度與避免過度疲勞。
  • 懷孕後期(約7~9個月)

    • 胎兒快速成長,孕婦腹部壓力大,腰背及雙腿不適明顯。
    • 按摩重點放在緩解腰背痛、坐骨神經痛、腿部水腫及全身不適。
    • 可加入肌肉放鬆及淋巴代謝的按摩步驟,並可輕柔按摩乳腺,促進乳汁通暢。
    • 按摩時孕婦應採用側臥姿勢,並用枕頭支撐腹部,避免長時間臥躺。
    • 按摩時間建議控制在30至40分鐘以內,避免過度疲勞或壓迫。
    • 懷孕接近臨盆(約38週後)應停止按摩,以降低生產風險。
項目 懷孕中期按摩 懷孕後期按摩
主要目標 放鬆、抗疲勞、促進循環 緩解腰背痛、坐骨神經痛、消除水腫
按摩手法 輕柔、舒緩 輕柔但針對肌肉放鬆及淋巴代謝
姿勢 側躺或坐姿,避免俯臥 側臥,使用枕頭支撐腹部
按摩時間 可較長,視孕婦舒適度調整 約30-40分鐘,避免過長
注意事項 避免壓迫腹部,避免敏感穴位 避免長時間臥躺,臨近臨盆停止按摩

所以,懷孕中期按摩重點在於放鬆與抗疲勞,手法較輕柔且時間可稍長;懷孕後期則著重於緩解因胎兒增大帶來的腰背與腿部不適,按摩時間較短且姿勢需特別注意安全與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