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安撫奶嘴與奶瓶對母乳餵養的影響並非絕對負面,關鍵在於使用時機與方式。研究顯示,安撫奶嘴的使用與母乳哺餵成功率有一定關聯,頻繁或過早使用可能降低純母乳哺餵的比例,但安撫奶嘴本身並非母乳哺餵失敗的直接預測因子,母乳哺餵自信心才是關鍵因素。此外,限制安撫奶嘴使用並不一定能延長母乳哺餵時間,中等證據顯示在哺乳穩定後使用安撫奶嘴不會減少四個月內母乳哺餵的持續時間。

關於奶瓶使用,醫師建議出生兩週內避免使用奶瓶與安撫奶嘴,以免造成「乳頭混淆」,即寶寶難以適應母乳吸吮技巧,影響哺乳。但若母乳哺餵已穩定,適當使用奶瓶及安撫奶嘴並不會明顯影響母乳哺餵。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為降低嬰兒猝死症(SIDS)風險,睡眠時可使用安撫奶嘴,前提是母乳哺餵狀況良好。使用安撫奶嘴時,應在寶寶已習慣母乳哺餵(約3-4週後)且非餓時使用,避免影響吸吮模式。

綜合而言,安撫奶嘴與奶瓶的使用對母乳餵養的影響主要取決於使用時機、頻率及母親的哺乳自信心。適當且有彈性的使用,配合支持母乳哺餵的措施,能促進母乳哺餵成功,而非單純禁止安撫奶嘴或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