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使用奶瓶與安撫奶嘴對母乳哺餵的影響,主要在於防止「乳頭混淆」現象,這是指寶寶無法分辨媽媽乳頭與奶嘴的吸吮方式差異,導致親餵時吸吮困難,進而影響母乳哺餵的順利進行。

乳頭混淆的原因與影響:

  • 寶寶吸吮媽媽乳頭時,需張大嘴巴並用力吸吮才能喝到奶水;而使用奶瓶奶嘴時,嘴巴只需微微張開,吸吮力道較輕,奶水流速也較快,兩者吸吮方式不同,寶寶容易混淆,造成親餵困難。
  • 乳頭混淆可能導致寶寶排斥親餵,影響母乳哺餵的持續與成功。

避免乳頭混淆的建議:

  • 出生後前兩週內,盡量避免使用奶瓶與安撫奶嘴,專注於親餵,建立良好的哺乳模式。
  • 若必須使用奶嘴,建議選擇仿乳頭設計的奶嘴,這類奶嘴形狀接近媽媽乳房,寶寶接受度較高,但仍有寶寶會排斥。
  • 若寶寶排斥奶嘴,可跳過奶瓶奶嘴,改用湯匙餵食副食品或訓練使用鴨嘴杯。

關於安撫奶嘴的使用限制:

  • 目前中等品質的研究證據顯示,不限制安撫奶嘴的使用並不會顯著影響嬰兒在出生後3至4個月時的純母乳或部分母乳哺餵比例。
  • 但無限制使用安撫奶嘴可能增加乳頭混淆風險,導致母乳哺餵提早終止,因此仍建議謹慎使用,尤其是在哺乳初期。

綜合以上,為了促進母乳哺餵的成功,建議在哺乳初期避免或限制奶瓶與安撫奶嘴的使用,減少乳頭混淆的風險,並在必要時選擇仿乳頭奶嘴或其他替代餵食方式,以維持良好的哺乳關係與寶寶的吸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