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建議的親子溝通策略主要包括主動傾聽、同理心表達、正向回應,並強調在溝通中保持誠實,真誠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這些策略有助於建立信任、拉近親子距離,並促進孩子願意敞開心扉。
具體來說:
-
主動傾聽:放下手邊事情,專注聆聽孩子說話,不打斷、不急著給建議,用眼神和肢體語言表達關注,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
-
同理心表達:嘗試站在孩子角度理解感受,使用「我感覺到你很失望」等語句,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納,有助消除隔閡。
-
正向回應:多給予鼓勵和肯定,具體指出孩子的優點和進步,培養自信心,創造良好溝通氛圍。
-
避免先入為主的標籤與控制情緒:溝通前避免用負面標籤定義孩子,情緒激動時暫停溝通,待情緒平穩後再對話,尊重孩子感受,避免貶低或忽視。
-
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溝通:避免使用大人語言或話中話,說清楚父母的期待,並與孩子核對想法達成平衡。
關於誠實原則,心理師強調父母在溝通時要真誠表達自己的感受與影響,不需在孩子面前偽裝或假裝,坦誠分享自己的情緒(如生氣、失望等),這樣能讓孩子感受到真實且安全的溝通環境,有助於親子關係的信任建立。
此外,心理師也提醒,孩子說謊是成長過程中常見的行為,父母應以理解和引導的態度面對,而非一味責罵或懲罰。
綜合以上,心理師建議的親子溝通策略與誠實原則重點在於:
- 真誠且專注地聆聽孩子
- 以同理心理解孩子的感受
- 正向肯定孩子的優點
- 控制自身情緒,避免負面標籤
- 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清楚表達期待
- 父母誠實分享自己的感受,建立安全信任的溝通環境
這些做法有助於促進親子間的理解、信任與良好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