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被外媒形容為「行人地獄」主要原因包括違規駕駛行為普遍、道路設計不當、執法不嚴謹以及人行道規劃不足。這些因素交織導致行人安全風險極高,交通事故頻繁發生,行人死亡率遠高於鄰近國家。

具體分析如下:

  • 違規駕駛行為普遍:駕駛人常見闖紅燈、不打方向燈變換車道、斑馬線不禮讓行人等行為,造成行人過馬路時如同「玩生死遊戲」。

  • 道路設計不合理:許多寬度超過12公尺的道路缺乏正式人行道,僅用綠色油漆標示步行區,且人行道常被違規停放的機車、攤販或臨停汽車佔據,嚴重影響行人通行安全。

  • 執法不嚴謹:警方對違規停車、違規駕駛行為執法不力,導致違規現象普遍存在,無法有效保障行人路權。

  • 交通事故數據顯示嚴重性:近年平均每年約有400名行人因交通事故死亡,交通事故死亡率是鄰近日本的5倍、韓國的2倍,顯示行人安全問題嚴重。

  • 城市規劃與管理問題:交通規劃未能合理分配道路空間,缺乏明確行人動線,且多頭管理導致改善措施推動緩慢。

這些問題綜合造成外媒如CNN稱其為「行人地獄」,並警示若不改善,將影響國際觀光與民眾安全。改善建議包括加強執法、合理規劃人行道與行人動線、提升駕駛人守法意識及整合交通管理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