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對社會觀點與生活態度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年齡歧視、社會角色期待與心理健康等方面。

隨著年齡增長,社會對不同年齡層的期待和刻板印象會影響個人的自我認知與行為。例如,老年人常被社會和媒體塑造成無助、需要被照顧的形象,這種負面刻板印象會使他們自我否定生理、心理和社會能力,降低復原力與參與社會活動的意願,進而影響生活品質與壽命。此外,年齡歧視往往與性別歧視等交織,加劇老年人的孤立感與被虐待風險。

年輕人與中年人對老年人的態度也受到自身對死亡的恐懼影響,可能導致對年長者的貶抑,這種代間衝突反映了社會資源分配與身份認同的矛盾。社會期待年長者主動放棄資源並避免參與年輕人主導的活動,若違反這些期待,可能遭受年輕人的排斥。

年齡也影響個人的生活態度,例如家庭中長女因承擔家務責任,可能在生活態度上較為成熟且具備照顧經驗,但也可能因負擔影響學業或個人發展。

所以,年齡不僅影響個人如何看待自己,也影響社會如何看待與對待不同年齡層的人,這些觀點與態度進一步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社會參與及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