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不是貼標籤,是讓孩子早點追上大家,你們認同嗎?
很多人在討論早療這個議題,想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早療,其實很多人一聽到就覺得好像是貼標籤、讓孩子被歧視的開始,可是我覺得不是這樣。早療的目的,其實就是要幫助孩子能夠早點追上其他同齡的小朋友,不要因為發展上的差異而被丟下,這才是重點。
從我身邊的例子很多家長剛開始聽到需要早療,內心都會掙扎,怕別人怎麼看,怕孩子被貼上什麼不好的標籤。但是其實如果能早點接受專業的幫助,不管是語言治療、職能治療還是感覺統合,都可以讓孩子在最關鍵的成長階段獲得更好的支持,避免後續更多困難。
很多時候我們社會對於『特殊』這件事還是有偏見,所以家長擔心被貼標籤。但真相是,越早介入越有機會讓孩子的發展趨近正常軌道,甚至超越大家的期待,比起等到問題明顯了才開始補救,那時候會花更多時間和精力,也讓孩子承受更多壓力。
小孩二歲、三歲還不會説句子、説單子怎麼辦?一歲半沒有跟上進度該怎麼引導他們?其實沒關係,多給予包容和支持,讓孩子安心接受早療服務,不必背負負面的刻板印象,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他們有自己的步調和方式,早療是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路徑,而不是單單只是貼標籤。
另外,早療也不只是治療,更是一種教育和陪伴,它讓家長更了解孩子的需求,評估之外深入瞭解他們,提供更多資源,讓孩子能有方法追上其他同齡的孩子,當他們的狀況改善了,你有信心整個家庭都會變得更幸福。
最後希望大家能夠改變對早療的刻板印象,不要再用『貼標籤』來形容。這是一個幫助孩子、支持家庭的重要服務,同時鼓勵那些正在猶豫的家長,不用害怕,也不用感到孤單,勇敢尋求幫助,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
#一起交流 #早療 #早療不是貼標籤 #孩子在適當年齡不會說話 # 語言發展落後 #醫療評估介入
找醫生評估確實很重要‼️我也不後悔帶兒子二歲前去早療
家長別害怕
早點介入也比較不會讓孩子承受太多壓力
勇敢尋求幫忙孩子是能感受到溫暖的
我小孩已經早療三個多月了
成長進步很快
感覺馬上要追上同齡的小孩了喔
真的很棒
謝謝分享🫶🏻🫶🏻🫶🏻
已經滑到最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