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與評估孩子的注意力發展狀況,主要可從以下幾個面向著手:
-
日常行為觀察
觀察孩子是否容易分心、注意力無法持續、做事粗心、忘東忘西、上課坐不住、靜不下來或動個不停等行為表現。這些都是注意力可能不足的常見徵兆。 -
臨床訪談與問卷評估
透過與孩子及家長的深入訪談,了解孩子的醫療史、行為特徵和日常生活表現,並使用標準化的問卷工具來評估注意力、衝動控制和活動力等。 -
專業心理測驗
進行專注力、記憶力、認知功能等心理測驗,評估孩子的警覺能力、注意力維持能力及對外界刺激的偵測能力。常用的工具包括持續性注意力測驗(如Conners’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等。 -
行為觀察與應用行為分析
透過系統性的行為觀察,找出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並訂定改善目標,這對於了解注意力不足與衝動控制問題特別有幫助。 -
多面向評估
除了注意力本身,也會評估孩子的情緒行為、性格特質及大腦神經心理功能,因為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注意力的表現。 -
適齡的專注力檢測
專注力檢測通常適用於3歲以上兒童,透過遊戲互動和標準化工具,評估孩子的集中性注意力、持續性注意力、認知學習能力、精細動作、生活自理及社交情緒等。
所以,評估孩子的注意力發展狀況需要結合家長觀察、臨床訪談、標準化問卷、心理測驗及行為分析等多種方法,並由專業心理師或醫師進行綜合判斷,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注意力狀況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