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的正常排便頻率範圍大致為一天3次到3天一次,排便型態則以成形、土黃色糞便為一般正常標準,但因人而異。若排便頻率或型態突然改變,如由原本3天一次變成一天多次,或糞便由成形變成水便,且持續一段時間,則可能是異常警訊,需要進一步評估。

具體來說:

  • 正常排便頻率:一天3次到3天一次都屬於可接受範圍,但個人感受和生活品質也很重要。
  • 排便型態:正常糞便應成形且顏色土黃,糞便稀軟或水便且頻率增加(例如24小時內超過3次)通常被視為腹瀉。
  • 異常警訊包括
    • 排便習慣突然改變且持續,如頻率大幅增加或減少。
    • 糞便形狀明顯改變,如由粗便變細便或水便。
    • 伴隨腹痛、肚子絞痛、便血、體重減輕等症狀。
    • 腹瀉持續時間長,尤其超過2-4週,可能提示慢性腹瀉或其他疾病。
    • 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可能是腸躁症等功能性腸胃疾病。

因此,若出現上述異常狀況,建議及早就醫檢查,排除感染、發炎、腫瘤或功能性腸胃疾病等可能。醫師會根據排便次數、糞便性狀、伴隨症狀及檢查結果做進一步診斷與治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