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頭疼痛主要原因包括寶寶含乳姿勢不正確、乳頭破裂乾燥、黴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乳腺炎、寶寶長牙咬乳頭、以及血管痙攣(雷諾氏症狀)等。舒緩方法則涵蓋調整寶寶含乳姿勢、保持乳頭乾燥清潔、使用無藥物成分的護膚軟膏或專用乳頭霜、熱敷、避免長時間餵奶摩擦,以及必要時醫療介入治療感染或血管痙攣。

具體說明如下:

乳頭疼痛的常見原因:

  • 寶寶含乳姿勢不正確:寶寶未正確含住乳暈,導致乳頭被嘴唇擠壓、拉扯,造成疼痛和破皮。
  • 乳頭破裂與乾燥:長時間餵奶摩擦、乳頭凹陷或扁平,容易使乳頭皮膚破裂、乾燥疼痛。
  • 黴菌感染(念珠菌):乳頭及乳暈出現紅色亮澤區域,伴隨灼熱、癢感,寶寶口腔可能有白斑,需醫療診斷與治療。
  • 乳腺炎:乳頭疼痛可能是乳腺炎的早期症狀,伴隨乳房腫脹、發熱等。
  • 寶寶長牙咬乳頭:嬰兒長牙期會咬乳頭,造成疼痛。
  • 血管痙攣(雷諾氏症狀):乳頭疼痛伴隨顏色變化,可能需要特殊治療。

舒緩與護理方法:

  • 調整寶寶含乳姿勢:尋求哺乳護理師協助,確保寶寶正確含乳,減少乳頭受傷。
  • 保持乳頭乾燥與清潔:每次餵奶後更換透氣乳墊,避免塑料成分,減少濕氣刺激。
  • 使用護膚軟膏或乳頭霜:如Motherlove Nipple Cream等無藥物成分產品,或依醫囑使用自製或處方藥膏。
  • 熱敷:餵奶後用乾熱毛巾或吹風機低溫熱敷乳頭,有助減輕血管痙攣與疼痛。
  • 避免長時間餵奶摩擦:適當調整餵奶時間與頻率,穿著透氣內衣。
  • 醫療介入:若懷疑黴菌感染、乳腺炎或雷諾氏症狀,應及時就醫,接受抗真菌藥物或其他治療。

這些方法能有效緩解哺乳期乳頭疼痛,並幫助維持哺乳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