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餵時乳頭疼痛是哺乳媽媽常見的問題,主要原因及相關舒緩方法如下:
常見乳頭疼痛的原因
-
寶寶含乳姿勢不正確
寶寶若沒有含住足夠的乳暈,只吸吮乳頭,會造成局部拉扯與裂傷,導致乳頭疼痛甚至破皮。 -
乳頭凹陷或扁平
這種乳頭形狀會讓寶寶難以正確含乳,吸吮時反而刺激乳頭,造成疼痛。 -
長時間含乳或餵奶時間過長
持續摩擦會使乳頭乾裂、出血,增加疼痛感。 -
黴菌感染(念珠菌感染)
乳頭及乳暈皮膚出現紅色或粉紅色亮亮的區域,伴隨灼熱、刺痛感,疼痛可能深入乳房內。寶寶口腔或臀部可能有白斑或紅疹,增加感染風險。 -
細菌感染、濕疹、乾癬、雷諾氏症狀等皮膚問題
這些也可能引起乳頭疼痛,且多半是因為操作錯誤或感染惡化所致。 -
穿著不透氣的內衣
壓迫與悶熱造成乳頭紅腫與感染,進一步引發疼痛。 -
擠奶器使用不當
可能造成乳頭損傷和疼痛。
預防與舒緩方法
- 調整寶寶含乳姿勢,確保寶寶含住足夠的乳暈而非僅乳頭。
- 避免長時間餵奶或過度摩擦,適時休息乳頭。
- 保持乳頭清潔但避免過度清洗,不要用肥皂或毛巾過度擦拭,以免刺激皮膚。
- 穿著透氣舒適的內衣,減少悶熱與壓迫。
- 針對黴菌感染或細菌感染,及早就醫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 使用無藥物成分的軟膏或醫師配方藥膏,幫助乳頭修復與舒緩疼痛。
- 物理療法,如冷敷或熱敷,依個人情況選擇。
哺乳初期乳頭疼痛是常見且可透過正確姿勢與護理改善的問題,若疼痛持續或伴隨感染症狀,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