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驚的遺傳因素主要與家族史有關,若父母或家中成員曾有夜驚或相關異睡症(如夢遊)經驗,孩子發生夜驚的機率較高。此外,夜驚的發展因素還包括睡眠不足、睡眠作息不規律、壓力、焦慮以及生活中的重大變化(如搬家、家庭成員變動等)等。這些因素會影響孩子的深度睡眠,誘發夜驚現象。
具體來說:
- 遺傳因素:研究指出夜驚具有遺傳性,家族中有夜驚史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夜驚。
- 睡眠不足與疲勞:睡眠不足或過度疲勞會干擾大腦在深度睡眠階段的正常運作,增加夜驚發生機率。
- 心理壓力與情緒波動:壓力和焦慮會擾亂睡眠模式,降低睡眠品質,誘發夜驚。
- 生活環境變化:家庭重大變動如父母離異、搬家、親人過世、新生兒加入等,都可能成為夜驚的觸發因素。
夜驚通常發生在3歲以上的兒童,男孩發生比例略高於女孩,且夜驚發生時孩子處於深度睡眠狀態,通常不會記得當時的情況,與夢魘(淺眠期發生且可回憶)不同。
所以,夜驚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遺傳背景提供了易感性,而睡眠質量、心理狀態及環境因素則是重要的誘發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