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驚與惡夢的主要區別在於發生的睡眠階段、症狀表現及事後記憶。
-
發生階段:
夜驚通常發生在非快速動眼睡眠期(NREM,深層睡眠),多在入睡後1至3小時的前半夜;而惡夢發生於快速動眼睡眠期(REM,淺層睡眠),多出現在睡眠後段的下半夜。 -
症狀表現:
夜驚時,幼兒處於半睡半醒狀態,可能會突然哭鬧、尖叫、掙脫被窩、眼睛睜開但意識模糊,對父母的安撫反應有限,甚至認不出父母。惡夢則是夢境內容令人害怕,孩子會因夢境驚醒,意識清醒且能記得夢境,常伴隨害怕情緒,且不易再次入睡。 -
事後記憶:
夜驚後幼兒通常不記得當時發生的事情,而惡夢後孩子會記得夢境內容,甚至會向父母描述夢境。
對幼兒睡眠的影響:
- 夜驚雖然驚嚇程度大,但通常不會影響整體睡眠結構,孩子多能自行回睡,且事後無記憶,對日間情緒與行為影響較小。
- 惡夢可能導致睡眠中斷,影響睡眠品質,造成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及情緒不穩定,需適時安撫與陪伴以幫助孩子恢復良好睡眠。
所以,夜驚與惡夢在發生時間、症狀及記憶上有明顯差異,對幼兒睡眠的影響也不同,家長應根據症狀適當處理與陪伴,促進孩子的睡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