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不同週數的身體變化與症狀會隨著孕期進展而逐漸明顯,主要可分為初期(1-12週)、中期(13-27週)與後期(28-40週)三階段。

初期(1-12週)

  • 媽媽常見症狀包括噁心嘔吐(晨吐)、乳房脹痛、疲倦、頻尿、口味改變、對氣味敏感、體溫略升高等。賀爾蒙變化可能導致牙齦敏感或流血。
  • 胎兒此時快速分化器官,心跳開始,體長約數公分。

中期(13-27週)

  • 媽媽開始感覺明顯胎動,體重增加,腰酸背痛、胸悶、便秘、頻尿等症狀加劇。子宮增大壓迫心臟與胃,可能出現胸悶、喘不過氣。
  • 下肢靜脈曲張、痔瘡、浮腫等因子宮壓迫靜脈回流而出現。
  • 胎兒身長約25-38公分,體重700-1250克,皮膚仍有皺紋但開始累積脂肪,聽力發育完成,眼睛開始張開。

後期(28-40週)

  • 媽媽可能出現疲倦、睡眠不足、腰酸背痛、坐骨神經痛、便秘、下腹痛、宮縮、頭痛、胸悶、呼吸困難、胃食道逆流、頻尿、假性宮縮等多種不適。
  • 子宮增大壓迫其他器官,腳抽筋、靜脈曲張、痔瘡、浮腫更明顯。
  • 胎兒快速成長,肺部發育持續,皮下脂肪增加,皮膚變光滑,體重約2200-3600克,身長約50-55公分,準備出生。
  • 生產前胎兒頭部下降,媽媽感覺胸腹壓力減輕,但不規則陣痛、頻尿、浮腫等症狀加劇。

以上為懷孕各週數媽媽身體與胎兒主要變化與症狀的概述,孕期不適因人而異,建議定期產檢並與醫師保持聯繫以確保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