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發炎與飲食調控有密切關聯,透過調整飲食習慣可以有效降低體內的發炎反應。

慢性發炎是指身體長期處於低度發炎狀態,可能導致多種慢性疾病。飲食中的成分會直接影響免疫系統和發炎指數,以下是主要關聯與調控方式:

  • 避免高糖、高飽和脂肪及加工食品:這類食物會刺激免疫系統,誘導巨噬細胞分泌過多促發炎細胞激素(如IL-6、IL-1β、TNF-α),加劇慢性發炎。加工食品中常含反式脂肪,會降低好膽固醇,增加發炎反應。

  • 增加蔬果攝取:每天至少攝取5份蔬果,提供豐富抗氧化劑,有助於降低發炎指數。

  • 選擇健康蛋白質來源:以雞肉、海鮮、蛋及植物性蛋白為主,減少紅肉及加工肉品攝取,能減少發炎風險。

  • 促進腸道健康: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維持腸道菌叢平衡有助調節免疫反應。可多吃全穀類、膳食纖維及發酵乳製品(如優格、酸菜、味噌),補充益生菌和益生元,降低腸道發炎。

  • 採用地中海飲食法:強調多吃海鮮、蔬果、全穀,少吃紅肉和加工食品,已有多項醫學證據支持其抗發炎效果。

此外,飲食調控結合規律運動、充足睡眠與壓力管理,能更全面降低慢性發炎的風險。

所以,透過健康飲食習慣—多蔬果、低糖低飽和脂肪、促進腸道益生菌—是控制慢性發炎的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