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腹瀉的正確處理應以維持水分與營養補充為主,並持續餵母奶或適當調整奶量,避免脫水。若腹瀉伴隨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大便帶血或黏液、明顯脫水(如無眼淚、嘴唇乾燥、少排尿)、持續發燒超過兩天、腹瀉超過兩週等。

具體處理建議包括:

  • 繼續餵母奶:母奶含免疫球蛋白,吸收率高,是腹瀉時最佳食物。
  • 半奶餵食:若使用配方奶,可暫時將奶粉濃度減半,避免腸道負擔過重,但不宜長期使用,腹瀉改善後應恢復正常濃度。
  • 米湯或稀飯替代:1歲以上或輕微腹瀉可用米湯代替奶粉,並搭配少量蛋白質食物,避免營養不足。
  • 口服補液鹽:若有輕度脫水,應使用口服補液鹽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少量多次餵食。
  • 避免抗生素及乳糖刺激:停用抗生素,若腹瀉持續可考慮無乳糖配方奶粉,減少腸道刺激。

何時就醫指標:

  • 大便帶血或黏液
  • 脫水跡象(無眼淚、嘴唇乾、少排尿)
  • 腹瀉伴發燒超過兩天
  • 腹瀉持續超過兩週
  • 嚴重嘔吐、腹痛或精神狀況改變

在家照顧時,應密切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尿量及大便情況,若症狀未改善或惡化,應盡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