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拉肚子時,判斷是否需要就醫的關鍵在於觀察寶寶的整體狀況及是否出現以下警訊:
何時應立即帶寶寶就醫:
- 寶寶出現脫水症狀:如嘴唇乾裂、口乾、眼淚減少或哭時無淚、尿量明顯減少(超過6小時無小便)、手汗少、囟門凹陷等。
- 拉肚子頻率過高且無法正常攝取水分,伴隨嘔吐或全身無力。
- 大便帶血絲或黏液,表示可能有腸道感染或其他嚴重問題。
- 寶寶持續發燒超過38度且超過兩天。
- 腹瀉持續超過兩週,屬於慢性腹瀉情況。
- 腹痛嚴重或頻繁,可能有腸套疊等急症風險。
可先觀察、等待門診時段就醫的情況:
- 寶寶雖有輕微發燒(38度以上)但精神良好,仍能喝母乳或配方奶,且拉肚子情況較輕微。
- 無上述嚴重警訊,且寶寶精神狀況穩定。
照護建議:
- 持續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飲食及排尿情況。
- 若有脫水跡象,可先補充嬰幼兒專用電解質水。
- 若腹瀉情況持續或惡化,應盡快就醫評估。
總結來說,寶寶拉肚子時,若出現脫水、血便、持續高燒或腹痛等嚴重症狀,應立即就醫;若症狀輕微且寶寶精神良好,則可先在家觀察,並於門診時間帶寶寶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