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腹瀉時,分辨病毒性與一般腹瀉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症狀比較
一般腹瀉
- 原因: 多因飲食改變、消化不良或輕微細菌感染。
- 症狀: 輕微腹瀉,拉肚子次數不多,通常沒有發燒或精神萎靡。
- 季節性: 無特定季節。
病毒性腹瀉
腸病毒感染
- 原因: 好發於夏秋季。
- 症狀: 除了腹瀉,還可能有發燒、口腔潰瘍、手腳口疹等症狀,腹瀉多為黏液狀或水樣。
- 拉肚子次數: 中等偏多。
- 病程: 約1週左右。
輪狀病毒感染
- 原因: 主要影響嬰幼兒,特別是冬春季。
- 症狀: 高燒、嘔吐、劇烈腹瀉,容易引發嚴重脫水。
- 拉肚子次數: 非常頻繁。
- 病程: 5-7天,嚴重時需就醫。
諾羅病毒感染
- 原因: 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瀉,部分較嚴重者可能會合併抽搐、倦怠、肌肉痠痛、脫水等。
- 症狀: 不帶血絲的稀水便,通常自限性,症狀在1~2天內會趨於緩和。
處理建議
- 觀察症狀: 注意寶寶的拉肚子次數、糞便形狀、是否有發燒、嘔吐等。
- 就診: 如果寶寶出現嚴重症狀,如高燒、劇烈腹瀉、嘔吐、脫水等,應盡快就診。
- 補充水分: 避免脫水,給予適當的補水劑或母乳。
判斷就醫標準
- 精神狀態: 寶寶是否有精神萎靡或不適感。
- 拉肚子次數: 是否過於頻繁。
- 糞便狀態: 是否有血絲或異常黏液。
- 發燒: 是否持續高燒。
如果寶寶出現任何不尋常的症狀,建議盡快就診以確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