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水腫與痰濕體質的形成機制主要與中醫臟腑功能失調及水液代謝障礙有關,具體機制如下:

  • 脾主運化水濕:脾氣虛弱會導致水濕無法正常運化,水分滯留體內,泛溢至肌膚形成浮腫。產婦因脾氣虛弱,腸胃蠕動減緩,水濕運化功能下降,容易出現體質性水腫。

  • 腎主水液排泄:腎氣虛弱會影響尿液排泄功能,導致水分滯留,產後腎氣不足常見,進一步加重水腫。

  • 心與血液循環:產後子宮壓迫下腔靜脈,造成血液回流不暢,可能導致血瘀,靜脈曲張及下肢腫脹,這也是水腫形成的原因之一。

  • 痰濕體質:產後若飲食過於滋補,攝取過多高熱量油脂類食物,且缺乏運動,代謝不良,熱量與水分滯留體內,形成痰濕體質,進而引起水腫型肥胖。

  • 水液代謝障礙:肺、脾、腎三臟在水液運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任一功能失調都會導致水液代謝異常,水分囤積,產生痰、濕、水、飲等不同形態的濕氣,造成身體浮腫、沉重、疲倦等症狀。

所以,產後水腫與痰濕體質的形成,主要是因為脾腎功能虛弱導致水濕運化不良,加上血液循環障礙及飲食代謝失衡,造成水分滯留與痰濕內生,形成水腫和體質性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