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營利幼兒園的教學特色與主題式教學法,是台灣幼教領域近年來備受重視的發展方向。以下針對這兩大重點進行說明:

非營利幼兒園的教學特色

  • 玩中學與動手做
    非營利幼兒園強調「玩中學」與「動手做」的教學策略,透過遊戲和操作活動,促進幼兒的認知、社會情感及體能發展。這些活動並非單純的娛樂,而是教師根據幼兒年齡與發展階段精心設計,融入特定學習目標,讓孩子在趣味中主動學習、體驗與探索。
  • 多元智能啟發與個別化學習
    教學內容重視多元智能的啟發,並針對每位幼兒的發展需求,設計個別化學習規劃,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與主動學習能力。
  • 生活習慣與自我表達
    課程設計融入生活習慣、自理能力的培養,並強調自我表達與溝通能力的發展,讓幼兒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學習。
  • 豐富多元的活動與社區資源結合
    非營利幼兒園常結合社區資源,設計環境教育與特色參訪活動,讓幼兒有更多元的學習體驗。
  • 課後延托與彈性時間
    提供課後延托服務,適合雙薪家庭,讓家長無後顧之憂。

主題式教學法

  • 以主題為核心的學習
    主題式教學法是以一個主題為核心,延伸出相關的學習內容與活動。這種教學方式讓幼兒在真實情境中學習,並能將知識與生活經驗結合。
  • 強調主動探索與問題解決
    主題式教學鼓勵幼兒主動探索、提問與解決問題,教師則扮演引導與協助的角色,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創意思考與溝通表達能力。
  • 跨領域整合
    主題式教學通常會整合語言、數學、科學、藝術等不同領域,讓幼兒在主題學習中獲得多元的知識與技能。
  • 代間學習與社區參與
    部分非營利幼兒園會將主題教學融入代間學習,邀請社區長輩參與,促進幼兒與長輩之間的互動與學習,豐富幼兒的社會經驗。

小結

非營利幼兒園以「玩中學」、「動手做」為核心,結合主題式教學法,讓幼兒在多元、互動與探索的環境中學習,培養主動學習、創意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並重視生活習慣與自我表達的養成。主題式教學法則強調以主題為核心,整合跨領域知識,並鼓勵幼兒主動探索與社區參與,讓學習更貼近生活與社會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