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程設計從傳統走向跨領域學習,呈現出明顯的變化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課程模式的演變
傳統幼兒園課程多以教師主導、知識技能灌輸為主,課程內容較為單一且分科明確,如蒙氏課程、主題課程等。近年來,許多幼兒園逐步轉型為強調幼兒主體性與自主學習的「學習區教學」模式,讓幼兒能依興趣選擇學習區,透過探索與體驗來建構知識,提升核心素養。

2. 跨領域整合的教學設計
現代幼兒園課程強調跨領域學習,將數學、語文、社會、科學、藝術、音樂等多個領域結合,並以節慶、主題或生活議題為載體,設計整合性的學習活動,避免知識碎片化,使幼兒能從完整的情境中學習並實現自我想法。

3. 學習環境的轉變
從傳統的教室教學轉向多元學習區的環境布置,如圖書角、美勞角、益智角、操作角、積木角、扮演角、音樂角等,讓幼兒在不同區域中獲得多樣化的經驗與操作機會,促進自主選擇與探索。

4. 教師角色的轉變
教師從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引導者與觀察者,重視幼兒的個別差異與發展狀態,透過細心觀察與紀錄,支持幼兒的學習過程與成長,並在課程設計中融入幼兒的興趣與需求。

5. 蒙特梭利等特色教學法的應用
蒙特梭利教學法強調自主學習與環境準備,成為提升幼兒自主性的重要方法之一,並且與跨領域學習理念相輔相成,促進幼兒全人發展。

綜合來看,幼兒園課程設計正從傳統的教師主導、分科教學,逐步轉向以幼兒為中心的跨領域整合學習,強調自主探索與多元經驗,並透過學習區環境與多元教學法,促進幼兒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