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眠環境安全與整理時的注意事項主要可從以下幾個重點來把關:
1. 嬰兒安全睡眠5守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不趴睡:避免寶寶趴睡,減少窒息及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風險。
- 不用枕頭:1歲以下嬰兒不需枕頭,枕頭可能遮擋口鼻,增加窒息風險。
- 床墊不鬆軟:床墊應堅硬、平坦且透氣,避免使用鬆軟床墊、棉被、絨毛玩具或床圍,防止窒息。
- 不悶熱:保持室內適宜溫度,避免過熱。
- 不同床:寶寶應與大人分床睡,避免壓迫或窒息危險。
2. 睡眠環境的溫度與光線控制
- 室內溫度建議控制在24-26°C,避免溫差過大影響寶寶入睡。
- 房間燈光應柔和,關閉主燈,留一盞小夜燈,營造日夜差異,避免過亮或過暗造成寶寶不安。
- 減少噪音干擾,適當播放輕柔音樂,有助寶寶情緒安定與入眠。
3. 睡眠環境整理注意事項
- 床上不放置枕頭、棉被、絨毛玩具或防撞護墊,避免寶寶睡眠時意外窒息。
- 床墊保持乾淨平整,定期清潔,確保透氣與衛生。
- 寶寶睡覺時避免過度包覆,穿著適合季節的輕薄睡衣,避免悶熱。
- 使用嬰兒專用的睡眠用品,避免使用成人床具或不合規格的產品。
綜合以上,為寶寶打造安全睡眠環境,除了遵守「不趴睡、不用枕、不鬆軟、不悶熱、不同床」的五守則外,還需注意室內溫度、光線及噪音控制,並保持睡眠空間整潔無危險物品,才能有效降低嬰兒猝死及窒息風險,保障寶寶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