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物梗塞導致窒息是一種緊急且危險的狀況,可能造成呼吸道阻塞,導致缺氧甚至心跳停止,若未及時處理,可能致命。
危險性
- 異物阻塞呼吸道會使患者出現臉部潮紅、咳嗽、呼吸急促、皮膚發紫,嚴重時會喪失意識甚至心跳停止。
- 若異物未及時取出,可能引發食道周圍膿瘍、深頸部感染,甚至縱膈腔炎,危及生命。
- 異物梗塞造成的缺氧可能導致全身缺血再灌流傷害,復甦後期死亡率高,需加護病房積極治療。
急救措施
-
意識清楚患者:
- 輕度哽塞:鼓勵患者用力咳嗽排出異物。
- 重度哽塞:採用環抱腹戳法(海姆立克法)排除異物。
- 一手握拳放於患者上腹部正中線(稍高於肚臍),另一手抱住拳頭。
- 雙手用力向後上方快速推擠,直到異物排出或救護人員到達。
-
意識喪失患者:
- 使患者平躺於堅硬地面。
- 打開呼吸道,清除口中異物。
- 進行胸部按壓(30次,速率約每分鐘100次),同時觀察異物是否排出。
- 持續操作直到救護人員接手。
-
特殊族群:
- 孕婦及肥胖者不適用腹戳法,改用胸部按壓法。
- 小兒(1至8歲)與成人相同,但體型較小時用單手操作。
- 嬰兒(1歲以下):
- 將嬰兒翻面,頭部微下傾,用掌跟扣擊背部5次。
- 有意識時,胸部用兩指快速按壓5次。
後續照護
- 急救後送醫,進入加護病房監控循環、呼吸、血糖及體溫,避免腦部進一步損傷。
- 使用升壓劑維持血壓和腦部灌流,調節呼吸氣體確保血氧濃度,避免高血糖和發燒。
總結: 異物梗塞導致窒息是生命危急狀況,必須迅速判斷患者意識狀態並採取適當急救措施(腹戳法或胸部按壓),同時立即呼叫119求救,送醫後需加護病房密切照護以降低死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