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食異物時的急救與處理方法,需根據異物種類、患者年齡及症狀嚴重程度來決定。以下為常見處理原則與步驟:
一般處理原則
- 保持冷靜:先觀察患者狀況,避免驚慌。
- 判斷異物位置:若異物仍在口中,可嘗試小心移除;若已吞入,則不建議催吐或灌水,以免造成二次傷害(如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 觀察症狀:若患者能說話、咳嗽,鼓勵其用力咳嗽,有機會將異物咳出。
- 避免自行挖取:不要用手指或工具伸入喉嚨挖取異物,以免造成傷害或加重阻塞。
不同年齡層的急救方法
成人
- 輕微哽塞:鼓勵患者咳嗽,並在一旁觀察。
- 嚴重哽塞(無法說話、咳嗽、臉色發紫):
- 意識清醒:立即施行哈姆立克法(腹部快速按壓)。
- 施救者站在患者背後,前腳置於患者雙腳間。
- 雙手環抱患者上腹部,一手握拳,虎口朝內,放在肚臍稍上方。
- 另一手抓住握拳的手,快速向內及向上方擠壓,約一秒一次,直至異物排出或患者失去意識。
- 意識不清:立即撥打119,並準備進行心肺復甦術(CPR)。
- 意識清醒:立即施行哈姆立克法(腹部快速按壓)。
兒童(1歲以上)
- 鼓勵咳嗽:若孩子清醒,鼓勵其用力咳嗽。
- 拍背法:讓孩子向前彎,頭部低於肺部,用掌根拍打其背部(肩胛骨之間)五次。
- 腹部按壓:若拍背無效,可嘗試哈姆立克法(方法與成人相同,但力道需調整)。
- 意識不清:立即撥打119,並準備進行心肺復甦術。
嬰兒(1歲以下)
- 拍背法:將嬰兒臉朝下,頭部低於身體,用掌根拍打其背部五次。
- 胸部按壓:若拍背無效,將嬰兒翻轉,臉朝上,用兩隻手指放在乳線和胸骨的十字連線下,快速按壓胸部五次。
- 反覆進行:重複以上步驟,直至異物排出或嬰兒失去意識。
- 意識不清:立即撥打119,並準備進行心肺復甦術。
注意事項
- 不要催吐或灌水:避免造成二次傷害。
- 不要自行挖取異物:以免加重阻塞或造成傷害。
- 及時就醫:若無法自行處理或症狀惡化,應立即送醫。
總結
誤食異物時,應根據患者年齡與症狀選擇適當急救方法,並在必要時立即送醫。切勿自行催吐、灌水或挖取異物,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