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以下嬰兒的CPR(心肺復甦術)與異物梗塞處理有其特殊步驟,以下為詳細指南:
一歲以下嬰兒CPR處理步驟
-
確認安全環境(安)
確認施救環境安全,適合進行急救。 -
評估嬰兒反應(叫)
輕拍嬰兒肩膀或腳底,並大聲呼喚,確認嬰兒是否有反應或呼吸。 -
求援(叫)
若有他人,請他們幫忙撥打119;若獨自一人,先進行2分鐘CPR後再撥打119。 -
胸部按壓(C)
- 將嬰兒平躺於堅硬平面(如木板床或桌面)。
- 使用雙拇指併排置於兩乳頭連線正中央,或用中指與無名指垂直下壓。
- 按壓深度約4公分,每次按壓30下。
- 按壓頻率約100-120次/分鐘。
-
人工呼吸(A)
- 口對口鼻輕吹,使胸部微微上升。
- 進行2次人工呼吸後,繼續胸部按壓與人工呼吸交替進行。
-
持續循環
持續進行30次胸部按壓與2次人工呼吸的循環,直到嬰兒恢復呼吸或救護人員到達。 -
特別提醒
若獨自一人,先做2分鐘CPR再撥打119。
一歲以下嬰兒異物梗塞處理
-
判斷氣道阻塞程度
- 完全阻塞:嬰兒無法哭聲、呼吸困難、面色發紫。
- 不完全阻塞:嬰兒能咳嗽或發聲,鼓勵咳出異物。
-
處理步驟(完全阻塞)
- 立即呼叫119或請他人求助。
- 執行背部拍擊法:將嬰兒面朝下,頭部低於胸部,使用手掌根部在嬰兒肩胛骨中間拍擊5次。
- 若異物未排出,翻轉嬰兒仰臥,進行胸部按壓5次(用兩指在胸骨下半部按壓)。
- 重複背部拍擊與胸部按壓交替進行,直到異物排出或嬰兒失去意識。
-
注意事項
- 不要盲目用手指掏異物,除非能清楚看到且容易取出。
- 異物未排出且嬰兒失去意識,立即開始CPR。
以上為一歲以下嬰兒CPR及異物梗塞的基本急救指南,建議家長及照護者可參加專業急救課程以熟悉操作流程,確保緊急時能正確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