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誤食異物導致氣道阻塞時,應立即採取適當的急救措施,依寶寶年齡及狀況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專業醫師建議的急救與處理方法:

1. 一歲以下嬰兒(氣道阻塞急救)

  • 趴著擊背法:將嬰兒趴放在大人腿上,頭部稍微低於胸部,一手固定頭部,另一手掌根部拍打嬰兒肩胛骨中間位置約5下,幫助異物排出氣管。
  • 哈式腹戳法:將嬰兒轉為仰躺姿勢,用食指和中指按壓胸骨下方乳頭中線處,向下壓約0.5至1吋深度,重複數次促使異物排出。
  • 背部叩擊與胸部按壓:用左手掌支撐後腦勺,將嬰兒放在兩臂間,頭低腳高,右手兩指快速壓迫胸骨下半部5下,協助排出異物。

2. 一歲以上幼童(能站立者)

  • 兒童立姿腹部壓迫法(哈姆立克急救法):站在孩子背後,一手握拳,虎口放於上腹部(肚臍上方、胸骨下方),另一手環抱拳頭,向內向上用力推壓約5下,必要時重複4至5回,若無效立即送醫。

3. 一般處理與注意事項

  • 若孩子仍能咳嗽或呼吸,鼓勵其用力咳出異物,避免強行取出以免異物更深入。
  • 異物未完全阻塞氣道時,應盡快送醫,避免飲食以利醫師進行氣管鏡取出異物。
  • 預防勝於治療:避免讓嬰幼兒接觸小硬物(如硬幣、紐扣、小玩具),進食時避免跑跳、講話或玩耍,食物應切成適當大小。

4. 緊急送醫

  • 若急救無效,寶寶持續無法呼吸、意識不清或皮膚發紺,應立即撥打119求救,送往醫院接受專業處理。

總結: 寶寶誤食異物時,依年齡採用趴著擊背法、哈式腹戳法或哈姆立克急救法,並密切觀察呼吸狀況,必要時立即送醫。平時應加強預防,避免異物誤食與氣道阻塞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