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哺育對剖腹產後惡露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促進子宮收縮與惡露排出,但因剖腹產的特殊情況,惡露量與排出方式會有所不同。

  • 剖腹產後惡露量較少且持續時間較長:因為剖腹產手術時醫師會將胎膜、胎盤清除乾淨,惡露量不會像自然產那麼多,但仍會有惡露,只是呈現滴滴答答的狀態,排出時間可能較長,一般約1個月內排乾淨,最多不超過2個月。

  • 母乳哺育促進子宮收縮,有助惡露排出:哺乳時釋放的催產素會促使子宮收縮,幫助子宮復舊與惡露排出,這對剖腹產婦女同樣適用,但因剖腹產有傷口,無法像自然產後那樣透過按摩子宮促進收縮,哺乳成為重要的自然促進方式。

  • 惡露的變化與觀察:惡露初期呈紅色,隨時間變為褐色、黃色或白色,持續約4至6週。惡露的顏色與量可反映子宮胎盤附著部位的癒合情況。若惡露量過多、帶有異味或持續時間過長,需及時就醫。

  • 產後護理建議:無論自然產或剖腹產,產後應注重衛生清潔與護理,使用產褥墊、衛生棉,並適當沖洗會陰部,防止感染,促進傷口癒合與惡露排出。

綜合來看,母乳哺育對剖腹產後惡露的主要正面影響是透過催產素促進子宮收縮,幫助惡露排出與子宮復舊,但剖腹產因手術因素,惡露量較少且排出時間較長,需配合良好的產後護理以促進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