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惡露是指生產後子宮排出殘留胎盤組織、胎膜及血塊等物質的分泌物,這是子宮恢復到孕前大小的重要過程。
產後惡露排出時間與正常狀況
- 惡露排出時間通常為2至6週,大多數產婦在產後4至6週內會完全排清惡露,但也有些人在2至3週就排乾淨。
- 惡露的顏色與量會隨時間變化:
- 產後前3至4天為「血性惡露」,量較多,呈鮮紅色或血紅色,類似月經血,可能帶有血腥味,需每2至3小時更換衛生棉或產褥墊。
- 產後1至2週,惡露顏色會逐漸轉為咖啡色或粉紅色,量減少。
- 產後2週左右,惡露變成黃色或白色,量進一步減少,稱為「漿性惡露」。
- 最後惡露會變成白色分泌物,逐漸減少直至消失。
影響因素與注意事項
- 餵哺母乳可促進腦下垂體分泌荷爾蒙,刺激子宮收縮,加速惡露排出;若餵哺中斷,惡露顏色可能由淺紅或白色再轉為鮮紅色,然後逐漸減少。
- 剖腹產與自然產的惡露差異:剖腹產時醫師會清理子宮內殘留物,惡露量較少且持續時間較短。
- 異常狀況需就醫:若惡露量突然明顯增多、帶有惡臭、伴隨發燒或下腹痛,應立即就醫檢查。
如何促進惡露排出
- 按摩子宮
- 漸進、緩慢地運動與下床走動
這些方法有助於子宮收縮,促進惡露排出。
所以,產後惡露的排出時間約為2至6週,顏色從鮮紅逐漸轉淡,最後變為白色分泌物並消失。餵母乳、自然產與剖腹產等因素會影響惡露的量與持續時間。若出現異常症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