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血壓異常(妊娠高血壓)早期發現與自我監控的重點如下:

早期發現方法:

  • 定期產前檢查:孕婦應從妊娠早期開始定期接受產檢,醫師會測量血壓及檢驗尿液中蛋白尿,這是早期發現妊娠高血壓的主要方式。

  • 血壓測量標準:妊娠高血壓診斷標準為收縮壓140 mmHg以上,舒張壓90 mmHg以上,且一天尿蛋白量超過300 mg。

  • 尿液檢查:尿蛋白的檢測是重要指標,尿鈣排泄量降低也可作為預測妊娠高血壓的輔助方法。

  • 翻身試驗(ROT):在妊娠26-30週進行,透過左側臥位與仰臥位血壓差異判斷是否有高血壓傾向。

  • 自覺症狀警示:嚴重妊娠高血壓可能出現頭痛、視力模糊、上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這些是先兆子癇的警訊,需立即就醫。

自我監控建議:

  • 血壓自我監測:孕婦可在家中定期測量血壓,尤其是有高血壓風險者,建議血壓量測間隔至少6小時,連續測量兩次以上以確認。

  • 尿蛋白監測:若有條件,可進行尿蛋白檢測,或依醫師指示定期檢查。

  • 胎動監測:建議孕婦飯後1~2小時採舒適姿勢,計算連續10次胎動所需時間,若超過1小時胎動少於10次,應立即聯絡醫師。

  • 生活調整:輕度妊娠高血壓孕婦應增加產檢頻率,適度休息,遵醫囑服用降壓藥物,並注意體重控制,避免體重過度增加。

  • 警覺嚴重症狀:如出現嚴重水腫、持續頭痛、視力模糊、上腹痛等症狀,應立即就醫,避免病情惡化為子癇。

透過上述方法,孕婦能及早發現血壓異常並進行有效監控,降低妊娠高血壓對母嬰健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