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厭奶期主要分為生理性厭奶與病理性厭奶,兩者的區別如下:
項目 | 生理性厭奶 | 病理性厭奶 |
---|---|---|
發生時間 | 通常在寶寶3-6個月大時出現 | 任何時候,與疾病或身體不適相關 |
原因 | 寶寶對奶的興趣減少,因為開始對外界環境好奇,注意力分散 | 身體不舒服或疾病(如感染、鵝口瘡、咽喉炎等)導致食慾下降 |
活動力 | 活動力正常,精神狀況良好 | 活動力下降,精神狀況不佳 |
體重變化 | 生長曲線正常,體重持續增加 | 生長曲線下降,體重可能明顯減輕 |
飲食表現 | 吃奶速度變慢,吃吃停停,可能對奶不感興趣,但對其他食物(如果汁、蔬菜泥)有興趣 | 拒絕吃奶,餵食時哭鬧不安,表情痛苦 |
需不需要就醫 | 通常不需特別治療,會隨時間自愈 | 需盡快就醫診斷治療 |
生理性厭奶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正常的階段,寶寶開始對外界環境產生興趣,喝奶的專注度下降,但精神和活動力正常,體重持續穩定增加,通常不需特別治療,會自然改善。
病理性厭奶則是因為寶寶身體不適或疾病引起,伴隨活動力下降、體重減輕、餵食時哭鬧不安等症狀,這種情況需要家長及時帶寶寶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總結來說,判斷寶寶厭奶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最重要的是觀察寶寶的活動力、精神狀況及體重變化,若有異常應儘速就醫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