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1年台灣兒童福利聯盟針對國小五、六年級學童所做的調查分析,學童吃冰的頻率與習慣有以下幾個重點:

  • 吃冰頻率偏高:約有21.2%的學童經常吃冰,15.7%的學童每週至少吃一次冰,甚至有孩子一天吃冰多達五次。

  • 喜愛的冰品種類:學童最喜歡的冰品依序為冰淇淋(63.1%)、冰棒(60.1%)、冰沙類(53.9%),其中包含品牌如○美冰淇淋、思樂冰、雪糕、冰炫風等。

  • 吃冰的時間與情境:超過半數的孩子曾在運動後立即吃冰,約42%的孩子在肚子餓時吃冰,顯示吃冰已成為消暑及解饞的習慣。

  • 認知與迷思:高達86%的學童認為吃冰可以消暑,這種觀念促使他們頻繁食用冰品。

  • 健康風險:冰品多含高糖、高脂肪及高熱量,兒盟提醒家長注意孩子的飲食,避免因過量吃冰導致肥胖及健康問題。調查中也發現七成孩子吃冰時很少看營養標示,超過半數不注意熱量。

  • 購買地點:學童購買冰品的場所多元,包括一般冰店(37.2%)、飲料店(31.9%)、路邊攤(27.5%)等,衛生安全也成為關注點。

綜合以上,台灣國小學童普遍有頻繁吃冰的習慣,且多數認為吃冰是消暑良方,但過量食用高熱量冰品可能帶來健康風險,建議家長及學校加強營養教育與飲食管理,協助孩子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