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避孕的重要性在於:
- 避免短時間內再次懷孕,讓子宮有足夠時間休息與恢復,自然產建議休息約6個月,剖腹產則建議休息12個月,才能健康孕育下一胎。
- 減少母體負擔,產後身心疲憊,適當避孕可避免過度勞累與健康風險。
- 避免哺乳期意外懷孕,因為哺乳期雖有一定的避孕效果(母乳餵養期不孕法),但此法僅在產後6個月內且無月經時有效,且需頻繁哺乳,否則懷孕風險仍存在。
哺乳期避孕方法介紹
-
母乳餵養期不孕法(LAM)
- 產後6個月內,媽媽尚未恢復月經,且哺乳頻率高(白天每4小時、晚上每6小時餵食一次)時,有一定避孕效果。
- 但此方法限制多,且不保證完全避孕。
-
保險套
- 避孕效果約85%,使用簡便且可預防性病。
- 需男性配合,且避免破損。
-
單一黃體素避孕藥(POP)
- 對哺乳影響較小,泌乳量減少的比例較低(約44%因奶水減少停餵母乳)。
- 建議在泌乳機制建立後使用,避免影響初期泌乳。
-
含雌激素的複合口服避孕藥(COC)
- 可能對泌乳有較大影響,停餵母乳比例較高(約55%)。
- 通常不建議哺乳初期使用。
-
子宮內避孕器(IUD)
- 避孕效果高,且不影響哺乳。
- 可分為銅製和荷爾蒙型,銅製避孕器無荷爾蒙影響。
-
避孕隔膜與宮頸帽
- 物理性避孕方法,適合哺乳期使用。
-
注射長效醋酸甲羥孕酮
- 長效避孕方式,哺乳期可用,但需醫師評估。
-
皮下植入式避孕器
- 長效避孕,台灣目前尚未普及。
-
絕育手術
- 永久避孕方法,適合已完成生育計畫的婦女。
-
緊急避孕
- 性交後72小時內使用效果最佳,最多可延長至120小時,適用於無防護性行為後的緊急避孕。
注意事項
- 產後6週內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藥,以免影響泌乳。
- 哺乳期避孕應選擇對泌乳影響小的方式,並依個人體質與醫師建議調整。
- 哺乳期避孕方法多樣,建議與婦產科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身狀況的避孕方式。
所以,產後避孕不僅是保護母體健康,也是確保哺乳順利與避免意外懷孕的重要措施。哺乳期可選擇保險套、單一黃體素避孕藥、子宮內避孕器等多種方法,並避免過早使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