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肌膚接觸促進寶寶接受親餵的關鍵方法包括以下幾點:

  • 避免在寶寶非常飢餓時強迫親餵,因為寶寶餓壞時強迫吸乳,容易讓寶寶對乳房產生抗拒感。建議在餵完奶約一小時後,開始進行肌膚接觸,讓寶寶在較放鬆的狀態下自然喚起含乳本能。

  • 增加肌膚接觸的時間與面積,媽媽可裸露上半身,寶寶只穿尿布,兩人有較大面積的肌膚直接接觸。這樣能激發寶寶尋乳的本能,寶寶會開始抬頭、舔舐,嘗試移動身體朝乳房前進。即使寶寶當下沒有尋乳動作,也不必急躁,享受親密擁抱的時刻,等待寶寶準備好。

  • 採用斜躺式餵法(生物哺育法),媽媽斜躺在床上或沙發上,背部和手臂有支撐,寶寶趴在媽媽身上,媽媽用手臂托住寶寶臀部與背部,讓寶寶自行尋找乳頭並含乳。這個姿勢雙方都較舒適,有助於寶寶自然開始吸吮。

  • 出生後即刻進行母嬰肌膚接觸,也稱為袋鼠護理,讓新生兒無衣服阻隔直接趴在媽媽胸前,平均約50分鐘的接觸時間可喚起寶寶本能的吸吮行為,縮短首次哺乳時間,提升哺乳成功率。

  • 肌膚接觸帶來的生理與心理效益,寶寶在媽媽懷裡能感受到體溫、心跳和氣味,增加安全感與信賴感,減少哭鬧,促進寶寶穩定。媽媽也會因肌膚接觸激發母愛與泌乳反應,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並提升哺乳意願。

總結來說,透過適時且充分的肌膚接觸,讓寶寶在放鬆且安全的環境中自然喚起尋乳本能,是促進寶寶接受親餵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