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設定手機使用規範以保護兒童數位安全,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著手:
1. 啟動家長監護功能
現代智慧型手機(iOS與Android)多內建家長監護模式,家長可透過這些功能限制孩子的使用時間與內容。
- 以Android為例,可在「設定」→「數位健康與家長監護」中啟用,並搭配「Family Link家長版」APP,遠端監控孩子的手機使用狀況,並控制APP下載權限。
- iOS裝置則有「螢幕使用時間」功能,家長可設定使用時間限制、內容分級保護,並監督孩子瀏覽的網站,避免接觸不適合的內容。
2. 設定使用時間與內容限制
- 家長可設定每日使用手機的時間上限,避免過度依賴網路,減少網路成癮風險。
- 透過內容限制功能,過濾不良影片、網站與應用程式,確保孩子接觸的內容健康安全。
3. 校園手機管理政策配合
- 教育部推動「學生手機集中管理」新制,規定高中以下學生進入校園後手機需集中保管,減少在校期間手機使用,避免影響學習與心理健康。此政策強調「理解與陪伴」而非單純禁止,並與國際趨勢相符。
4. 家長陪伴與教育
- 除了技術限制,家長應積極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網路使用習慣與需求,教育孩子辨識網路風險,如網路霸凌、不當內容及個資保護等。
- 透過陪伴與引導,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數位使用觀念,降低心理健康與安全風險。
綜合以上,設定手機使用規範的重點是結合技術工具(家長監護、使用時間與內容限制)、校園政策配合,以及家長的理解與陪伴,才能有效保護兒童的數位安全,避免網路成癮、不當內容暴露及其他數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