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視力發展有明確的里程碑,且不同年齡階段的視力檢查與照護建議如下:

兒童視力發展里程碑

年齡階段 視力發展重點
新生兒~3個月 只能看黑白兩色,視距約10公分,對光有瞳孔反射,眼球可水平追蹤移動,開始有眼神接觸,會盯著人臉。
3個月 視線開始對焦,能看到約30公分距離的物體,眼球運動更靈活,能追蹤移動物體。
4個月 色覺細胞成熟,能分辨紅、藍、黃等三原色,眼球可做上下、左右及環狀運動,但對晃動物體仍難以對焦。
5個月 能判斷距離並伸手觸摸看到的物體,對忽遠忽近的物體能順利對焦。
1-3歲 手眼協調與精細動作技能提升,開始能拼圖、仿畫,視覺記憶能力增強。
3-6歲 視力逐漸成熟,能辨識字母、注音,立體視覺發展良好,5歲左右視力約0.6,6歲可達1.0。

視力檢查建議與注意事項

  • 新生兒期:建議在出生後3個月內進行第一次眼科檢查,確認瞳孔反射及眼球運動是否正常。
  • 3歲前後:視力發展關鍵期,若孩子出現常跌倒、拿東西撲空、眼睛斜視或視力未達標,應儘早就醫檢查。
  • 3-6歲:建議定期使用適合兒童的視力檢查工具(非僅用成人C、E字表),及早發現弱視、近視等問題,因弱視黃金治療期約在6歲前。
  • 家長觀察指標:注意孩子是否能追蹤移動物體、對光線和顏色有反應、眼睛是否有斜視或異常,及手眼協調能力發展。

重要提醒

  • 兒童視力發展依賴外界刺激,如明暗、顏色、立體感等,家長應多給予視覺刺激。
  • 弱視和近視若未及早發現與治療,可能影響視力發展,甚至無法用眼鏡矯正至理想視力。
  • 6歲前是視力發展黃金期,及早檢查與治療效果最佳。

以上資訊可作為家長觀察與安排兒童視力檢查的參考依據。